近期,廣西銀保監局接到反饋,有不法分子謊稱其為保險公司員工,以“梳理保單信息”等名義聯系保險消費者,聲稱能幫消費者全額退保,隨后利用
保單貸款套取資金,謊稱是第一筆退保金,騙取消費者信任,在收取所謂“代理
退保手續費”后失聯。消費者非但拿不到退保金,事后還要自己償還保單貸款。廣西銀保監局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保單貸款型代理退保詐騙”,依法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一、“保單貸款型代理退保詐騙”的基本特征
一是不法分子通常以保險公司內部員工或保險公司委托的第三方公司員工身份接觸保險消費者。
二是不法分子詆毀保險消費者所購
保險產品及承保公司,慫恿保險消費者退保。同時聲稱自己有“門路”,能夠幫助保險消費者全額退回所繳保費。
三是溝通過程中,若消費者對其不信任,不法分子會使用消費者手機操作
保單貸款,要求消費者配合提供短信驗證碼、配合進行人臉識別,并欺騙保險消費者收到的保單貸款即為第一筆退保金。部分保險消費者發現賬戶有實際款項到賬后,并未仔細分辨到賬款項的性質,誤以為就是退保金,往往對不法分子深信不疑。
四是不法分子收取消費者“代理退保手續費”后失聯。
二、監管部門溫馨提示
為保障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廣西銀保監局在此提醒廣大保險消費者:
一是充分考慮自身保險需求,理性辦理退保。消費者應了解所購
買保險產品的保險責任、除外責任和現金價值等重要信息,根據自身風險保障需求,理性衡量是否有必要辦理退保。
二是提高警惕,強化風險防范意識。保險消費者辦理各項保險業務時,應注重保護個人隱私,對保險公司的上門服務人員,應通過查驗證件、撥打客服電話等形式驗證其身份。不將保險合同信息泄露給身份不明的人員。不泄露銀行卡、身份證、手機號碼等重要個人信息。
三是正確認識保單貸款功能。保險公司的部分產品會提供保單貸款功能,保單貸款是投保人以具有現金價值的保單作為質押向保險公司申請貸款,主要是解決投保人短期資金周轉需求。部分保險公司為方便保險消費者,提供了手機客戶端自助辦理保單貸款的服務,投保人操作手機申請貸款后款項即時到賬。保險消費者應避免無關人員操作本人手機,警惕不法分子擅自操作本人手機辦理保單貸款,平時注意分辨保險公司發送的短信內容,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四是通過正規渠道辦理保單業務。消費者如對保險合同存在疑問或需辦理退保,可訪問保險公司官網、撥打客服熱線或前往保險公司營業場所。如因保險合同內容與保險公司產生糾紛,可致電廣西保險行業協會消保平臺熱線0771-5775233反映,可咨詢各地市銀行保險調委會申請調解,或依法通過仲裁、訴訟等法定途徑解決;如發現保險公司涉嫌違反監管法律法規,可通過信函、來訪等方式向廣西銀保監局及各地市銀保監分局反映。
文章來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廣西監管局
“http://www.cbirc.gov.cn/branch/guangxi/view/pages/common/ItemDetail.html?docId=1061040&itemId=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