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金融教育#【風險提示】“防范網絡電信詐騙,守護個人財產安全”——招商信諾人壽江蘇分公司(宣)
類型:招商信諾
發布時間:2024-10-29 10:56:54
近年來,隨著數字網絡技術的快速迭代,詐騙手段層出不窮,迷惑性不斷增強,易受騙群體從老年群體逐步向中青年發展,嚴重侵害公眾財產安全,各消費者應保持警惕,識別網絡釣魚電信詐騙,守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
網絡電信詐騙六大類別
一、刷單返利類典型詐騙案例
馬某在社交平臺上看到招聘客服的信息,在評論區留言后,對方詢問馬某是否做兼職,并引導其下載App參加崗前培訓。培訓結束后,馬某被告知表現不合格,需要做刷單任務才能完成考核。馬某按照指引向指定賬戶轉賬,轉賬后才意識到被騙。
二、虛假網絡投資儲蓄類典型詐騙案例
劉某在某直播平臺上被誘導添加炒股老師微信,進入學習群后又被推薦投資產品。劉某初次嘗試有盈利并成功提現。隨后,炒股老師聲稱可幫其申請10萬元投資額度,劉某追加投資99500元,被告知操作失誤需再投15萬。劉某在籌款過程中接到反詐電話,意識到被騙。
三、虛假貸款類典型詐騙案例
樊某接到來電,對方自稱某金融平臺客服并詢問是否有貸款需求。因需資金周轉,樊某添加對方為好友并下載指定“貸款”App。樊某在該APP上申請貸款后,被要求支付會員費等費用共計13.7萬元。樊某向對方轉賬后,對方仍稱貸款條件不滿足不能放貸,隨后便失去聯系。
四、虛假征信類典型詐騙案例
王某接到一名自稱金融監管部門處理高息貸款的工作人員電話,對方說王某有貸款逾期造成的不良記錄,將影響個人征信。經交談,王某信以為真,按指示向“認證對接賬戶”轉賬3次共25萬元。當被追問更多銀行及貸款App信息時,王某方才醒悟過來,意識到上當受騙。
五、AI換臉擬聲類典型詐騙案例
何先生的微信“好友”突然向其發起視頻通話,電話接通后,何先生看到“好友”正在一間會議室內。不一會,“好友”直接掛斷電話,并稱有重要事情需通過QQ溝通。在QQ上,“好友”請求何先生墊資項目招標,基于信任,何先生立即讓家人轉賬245萬元至指定賬戶,事后才知被騙。
六、學生小曹結識吳某,被誘參與快速賺錢的兼職,稱每小時撥打電話可獲500元。在金錢的誘惑下,小曹收購電話卡,與吳某共同將多張手機SIM卡輪流插入“GOIP”設備對境外發送信號。詐騙分子通過國內同伙用“GOIP”和“VOIP”設備把國外號碼轉換成國內號碼。不久后,小曹和吳某被警方抓獲。
金融監管總局江蘇監管局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時刻保持警惕,防范網絡詐騙,守護財產安全,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拒絕蠅頭小利誘惑,從事合規兼職。
二、培養正確投資理念,提高風險鑒防能力。
三、貸款選擇正規金融機構,拒絕“付費包裝協調”。
四、珍惜良好個人征信,警惕刪修征信宣傳。
五、親友間轉賬匯款,多渠道核實。
六、租售卡片有風險,沾染刑責難回頭。
文章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蘇監管局
https://www.cbirc.gov.cn/branch/jiangsu/view/pages/common/ItemDetail.html?docId=1180652&itemId=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