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說險】——身份證件不外借,合同簽字需謹慎-招商信諾東莞分公司宣
類型:招商信諾
發布時間:2024-12-06 19:59:12
【案例介紹】
近日,客戶洪某通過撥打
保險公司客服熱線,表示自己的賬戶突然被扣了一筆保費,要求保險公司核實情況。經查詢,洪某于一年前通過某保險銷售人員投保了一份重大
疾病保險,保額20萬元,繳費期間20年。洪某表示并不清楚需要繳費20年,并投訴要求保單全額退保。保險公司投訴處理人員第一時間聯系了客戶,經過溝通了解,發現客戶是通過其朋友推薦購買了這份保險,當時為了幫助朋友達成業績,于是借出自己的身份證件和銀行卡給了保險銷售人員進行投保,但并不清楚
保險條款及繳費期間,現在被扣取第二期保費時才發現情況不相符。
投訴處理人員非常重視客戶的反映并立即開展調查,為盡快解決客戶訴求,投訴處理人員通過多方核查保單投保情況,但
投保單均為客戶本人親自簽名確認,且由客戶本人完成了新契約回訪情況,客戶對繳費期間等權益均給予確認,銷售環節不存在誤導情況。客戶表示因生意周轉經濟壓力很大,希望公司能酌情處理。最終,保險公司與客戶達成一致,退還第二期續期保費,并協助客戶正常辦理
退保手續,并對客戶普及了身份證件、銀行卡等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有效維護客戶的財產安全權。
【案例分析】
案例中,客戶出于對朋友的信任,隨意借出自己的身份證及銀行卡給他人,不僅泄露了自己的個人信息,也給自己的財產安全埋下隱患。但客戶在發現自己權益可能遭受侵害后,主動聯系了保險公司尋求解決,采取了正當合法的途徑維護自身權益,最終避免財產遭受更大的侵害。
【案例啟示】
如今,銷售誤導現象在保險業務活動中屢禁不止,消費者需要進一步加強防范銷售誤導和個人信息保護的意識,詳細了解保險條款相關信息及保障權益等,對合同條款明確理解后再簽字。此外,消費者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等,如受到不法侵害,應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