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提示# 關于警惕消費貸款“套路”的風險提示——招商信諾江蘇分公司轉發
類型:轉載
發布時間:2025-04-29 18:15:19
以下內容轉載于: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蘇監管局官網
https://www.nfra.gov.cn/branch/jiangsu/view/pages/common/ItemDetail.html?docId=1201245&itemId=1239
近期,有消費者反映部分消費貸款存在息費不透明、實際借款成本過高、個人信息泄露、過度借貸等問題,合法權益受到嚴重侵害。
【案例一】王某在刷短視頻時,發現一則宣稱“無手續費”“無其他任何費用”的借貸廣告,遂點擊鏈接并根據頁面提示下載某網絡貸款APP。在注冊登記并填寫個人信息后,王某借款成功。但仔細核對還款明細后,王某才發現賬單后另附有一張擔保費用賬單,自己的實際借款成本遠高于預期,網絡消費貸款平臺通過暗含的擔保合同變相提高了實際借款成本。
【案例二】陳某沒有經受住一則消費貸款廣告的低息誘惑,覺得按時還款不成問題,在消費欲望的驅使下非理性借貸,沒想到還款壓力越來越大。同時陳某在申請貸款時填寫的個人信息也遭到泄露,導致其接收到大量貸款廣告。在短期無法清償債務的情況下,為解決燃眉之急,陳某隨即向其他若干個網絡消費貸款APP借款還貸,最終導致債務發生“滾雪球”效應,形成巨額借款。
江蘇金融監管局提醒消費者警惕消費貸款“套路”,關注以下風險:
一、誘導過度借貸。蠱惑消費者過度超前消費,誘導消費者在旗下的眾多網絡平臺連環借款、以貸還貸,致使消費者負債超出自身收入水平,還款時引導借款人“拆東墻補西墻”,使消費者債臺高筑,可能導致不良征信記錄。
二、模糊利息費用。以“免息”“低息”等說辭營銷宣傳,吸引潛在客戶借款,但在實際放款時違規收取費用。除案例一外,其他模式還包括:另行簽訂合同,要求消費者收到借款后第一時間轉回“保證金”,變相收取“砍頭息”;以默認勾選、強制勾選等方式捆綁銷售,要求消費者購買非必要的產品服務作為放款前置條件且提前還款不退還訂購費用;通過APP操作設置限制消費者正常還款,引發消費者債務逾期,產生“罰息”。
三、泄露個人信息。在獲取客戶相關信息后,將客戶個人敏感信息打包出售給“產業鏈”上下游不法機構獲利,使消費者及其親友飽受各類電話銷售騷擾。
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江蘇金融監管局呼吁廣大金融消費者:辦理借款業務時,認真閱讀合同條款,充分了解借款條件,關注借款業務真實息費水平,警惕誘導性營銷宣傳說辭。保護好個人隱私信息,謹慎進行信息授權行為。準確評估自身承擔能力,理性消費,合理借貸,維護個人良好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