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種菌能在胃酸里安然無恙的生存、還是I類生物致癌因子,他就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幽門螺桿菌。
今天小諾的主要任務是給大家介紹一種細菌——幽門螺桿菌。
什么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僅以人體為宿主。它主要定植于胃腸黏膜內,是引起各種慢性胃部疾病最常見的病原體。
感染幽門螺桿菌后如不有效治療,可在人體終生存在。幽門螺桿菌不光感染率極高,傳染性也極強。
口-口、糞-口、胃-口途徑均可傳播。
幽門螺桿菌感染有什么危害?
1、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會出現口臭、噯氣、反酸、腹痛、腹脹等癥狀。
2、幽門螺桿菌在生長繁殖的過程中會產生毒素,破壞胃黏膜。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中,約70%表現為無癥狀的慢性活動性胃炎,15%~20%發生消化性潰瘍,5%~10%發生幽門螺桿菌相關消化不良,還有約1%發生胃惡性腫瘤(胃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
因此,1994年,WHO將其列為I類生物致癌因子。據估計,胃癌中幽門螺桿菌的歸因危險度為74%,使其成為僅次于吸煙的最大癌癥風險因素之一。
圖片來源:攝圖網
幽門螺桿菌感染一定會發展為胃癌嗎?
雖然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生密切相關,但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并不是一定就會得胃癌。
檢測出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患者,如果有以下情況則需根除治療:
消化性潰瘍、低級別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有明顯異常的胃炎、早期胃癌切除術后、消化不良、胃癌家族史、因胃食管反流病(GERD)長期使用質子泵抑制劑(PPI)者、計劃或已經進行非甾體抗炎藥物(NSAID)治療淋巴細胞性胃炎、胃增生性息肉、Menetrier病。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容易出現家庭內聚集現象。因此,一家人若有一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其他家庭成員也應該進行檢查。有調查顯示,喝酒者、碗筷不消毒者、飲食不規律者、不參加體育鍛煉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率更高。
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應該如何預防呢?
1、餐具消毒,使用公筷
2、注意飲食衛生,盡量少食生食
3、不飲酒,增強免疫力
4、選購一款健康險,確保萬一需要治療的時候醫療費用充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