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法分子通過向持卡人發送釣魚網站鏈接,謊稱“賬戶異常”“賬戶變更”等借口、要求持卡人輸入個人信息、以信息認證為由要求持人輸入賬戶余額等行為,都是詐騙手段!
醫保卡覆蓋人群廣、使用頻率高,不法分子更容易利用持卡人因醫保卡過期、停用所帶來的焦慮心理完成詐騙。醫保卡什么時候會停用?面對不法分子花樣繁多的詐騙手段,我們又應該如何防范?
一、醫保詐騙的形式有哪些
如果有不法分子冒用醫保局名義,以“資料缺失、暫停使用”、“未升級無法報銷”的借口,誘導持卡人點擊點擊釣魚網站鏈接,要求填寫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和密碼等信息,并在操作工作過程要求輸入確切余額,那必是詐騙無疑。一旦輸入個人信息,必然會出現卡片需要升級的提示。
圖片來源:攝圖網
二、醫保卡確實會出現停用的情況
盡管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段不斷升級更新,但公安部門普法的腳步也從未停止,持卡人了解可能出現詐騙情形外,卻未必清楚以下情形確實會出現停用的情況。
使用虛假醫療票據進行報銷、重復享受醫保待遇、將醫保報銷憑證轉借他人使用、為非定點藥品經營單位銷售藥品,代刷社保卡、將自付、自費部分申請醫保基金支付等違反社會保險相關規定,造成醫療保險基金損失的行為,都會暫停持卡人醫療費用聯網結算的資格,并涉嫌欺詐騙保。
三、如何分辨信息的真實性
1、區分真假信息;不法分子所提供的鏈接、制作的官網和發送的短信,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但真正的社會保障部門所發送的社保卡辦卡或業務經辦類短信,不會附加任何網址、鏈接,也無需持卡人填寫任何個人隱私。
2、通過正確的渠道獲取信息;陌生號碼發送的短信無需理會,他人提供的鏈接也不要輕易點擊,如遇醫保個人賬戶信息出現異常時,可通過撥打政務服務便民熱線12345,咨詢醫保業務;或攜帶本人有效證件,前往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在辦事窗口向工作人員咨詢;
小諾提醒廣大參保人員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保護好自身信息和財產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