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社會基本醫療保險類型主要分為職工醫療保險和居民生活保險兩大類,其中居民醫療保險包括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與新型農村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無非是包括職工醫保與居民醫保兩種,基本每個人都知道,但要說具體到兩者間的區別,估計能了解這么清楚的不多,來聽小諾給大家說一說吧。
1、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適用人群不同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適用人群為城鎮所有用人單位的職工,包括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企業、港澳臺商**企業、私營企業等)、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等單位的職工。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適用人群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范圍以外的城鎮居民,主要包括:
未成年居民,指中小學階段(含職業高中、中專、技校學生)、學齡前兒童及其他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居民;
老年居民,指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以上的城鎮居民;以及其他非從業的城鎮成年居民。大學生將來也要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范圍。
2、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繳費方式不同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根據單位的職工工資總額按一定的繳費比例,由單位統一繳納;其中單位要承擔職工工資總額約6%,具體實施情況各地從5%-11%有所不同,個人承擔本人繳費工資基數的2%。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個人通過所在居委會或學校(幼兒園)繳費,同時政府在個人和家庭繳費的基礎上給予補助。各地籌資標準仍然不同,比如廣州,2017年醫保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182元/人,政府資助標準為每人每年436元。
3、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享受待遇不同
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職工可享受住院費用報銷、統籌病種門診費用報銷以及用于支付門診醫療費的個人帳戶待遇,其報銷比例較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高一些。
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居民可享受住院費用報銷和統籌病種門診費用報銷待遇。由于繳費費率較低,因此待遇也相對低一些。
4、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就醫管理要求不同
參加市直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職工,需在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就醫,方可享受報銷待遇。
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居民,12周歲(含12周歲)以下的未成年居民因病住院,可直接到市轄區范圍內設有兒科病房的定點醫院就醫,不受醫院級別限制;
12周歲以上的居民,首診需在五區范圍內二級以下(含二級)定點醫院就醫,確因技術水平所限診治有困難的,可本著逐級轉診的原則,辦理市內轉診手續后,再轉至高一級別醫院進行診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