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益人分為兩類,一類是指定受益人;一類是法定受益人。在購買保險的時候,保險機構會讓客戶填寫保單受益人。不過,很多人都不清楚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的區別有哪些?一文帶大家弄清楚
受益人分為兩類,一類是指定受益人;一類是法定受益人。在購買保險的時候,保險機構會讓客戶填寫保單受益人。不過,很多人都不清楚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的區別有哪些?一文帶大家弄清楚。
指定受益人是在第一順位的繼承人中選定一人或多人成為受益人,若指定受益人,可以同時指定受益人的受益比例。假如甲指定了三個受益人乙丙丁,收益比例分別為20%、30%、50%,甲身故后可以得到賠償一百萬,這一百萬將由乙丙丁按比例分,乙得20萬、丙得30萬、丁得50萬。
法定受益人是按照法律規定,所有繼承人平均分得保險金。《民法典》規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比如一名男子,他父母健在,有妻子和兩個孩子,那么他的所有繼承人就有5個,如果他身故了,保險金有100萬,那么這五個人平分,每人得20萬。
與法定受益人相比,指定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決定自己的保險金給誰受益,想給誰多少就可以給誰多少,更能體現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意愿。此外,法定受益人的保險金領取手續相對復雜,它是“面對面”的分配理念,少來一個都不行。指定受益人領取保險金只需要確定受益人和被保險人的關系就可以了,流程更簡單,相對較隱秘,不會讓家庭關系變得很復雜。
以上便是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的區別,相信看完這些,很多人也比較清楚投保時,受益人應該如何選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