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提起“癲癇”,人們就會談虎色變。癲癇癥是小兒精神神經科領域中常見的疾病,許多家長為了治療幼兒癲癇,不斷奔走勞累,對治療和未來充滿了絕望和失意。
說到癲癇大家往往都會非常害怕,這是因為很多人并不了解癲癇疾病。其實不少疾病都有良惡之分,雖然癲癇病沒有惡性癲癇的叫法,但有些小兒癲癇病卻被稱為良性癲癇。小兒良性癲癇包括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具有中央顳區棘波的小兒良性癲癇”,那么關于幼兒癲癇,你知道多少?
一、什么是癲癇?
癲癇,俗稱“羊角風”或“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
二、幼兒癲癇的癥狀
1、大發作:又稱全面性強直陣攣型發作,約占癲癇發作的1/3,多在1歲左右或14—17歲之間。大發作可分四個時期:(1)先兆期:有頭暈、胃部不適。(2)強直期:突然意識喪失、倒地、頭后仰、肢體強直,由于隔肌痙攣,病人發出“羊羔”樣吼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暫停,持續數十秒不等。(3)陣攣期:全身肌肉有節律性抽動、常咬破舌頭、口吐白沫、可伴有大小便失禁,一般持續1-3分鐘(4)恢復期:一般要數十分鐘才能清醒,病人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全身疼痛、乏力。個別病人在恢復期有狂燥、亂跑亂叫、打人毀物等情況發生。
2、小發作:又稱失神發作、癲癇小發作,典型的表現為病人有短暫意識喪失,大多數意識完全喪失,偶爾意識障礙較淺,對周圍有所了解,能聽見問話,但不能回答。
3、精神運動性發作:又稱復雜部分性發作,是指在意識障礙的背景上,常有錯覺、幻覺及自動癥等。
4、局限性發作:又叫局灶性發作或局灶相關性發作,表現為身體某一部分節律性抽動,持續數秒,意識清楚,若有癲癇放電擴展,可延致半身或全身。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三、幼兒癲癇特點
兒童癲癇與成人癲癇相較,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外,不同特點如下:
兒童癲癇之癥狀會隨著大腦的生長而逐漸演變,神經細胞的數目雖然在嬰兒出生后不再變化,但神經組織如同樹根進行分化,除了體積演增加外,細胞之間的聯系也逐漸形成網絡。這些網絡中,有許多神經化學物質來協助神經訊息之傳遞工作。因此兒童癲癇之電生理之擴散與局限,也因此這些構造之成熟而使得癥狀有所演變,但成人癲癇癥狀較兒童為定型。
據中國最新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國內癲癇的總體患病率為7.0%,約有900萬左右的癲癇患者,癲癇在中國已經成為神經科僅次于頭痛的第二大常見病。那么癲癇患者是否能夠投保?對于癲癇疾病的核保考量有哪些?
癲癇疾病患者在投保時務必要如實告知既往疾病情況,銷售人員應協助客戶提供完整病史資料、檢查報告,并輔助客戶如實填寫疾病問卷,將客戶病史信息清晰、完整地呈現。基于真實、完整的病史描述,核保人員才能準確評估風險,出具合理的核保結論。
1、病歷資料要完整
客戶提供的病歷資料一定要完整,包括門診病歷、住院病歷、相關檢查結果等。病歷資料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讓核保人員了解客戶發生癲癇的具體病因是什么,因為核保對于不同病因的風險評估結果會有很大差異。
2、疾病問卷要詳細
對于既往癲癇病史的客戶,核保人員通常會下發癲癇疾病問卷,詢問內容涵蓋癲癇發作的類型、發作頻率、發病距今時間、是否得到充分的治療控制等。因此客戶的回答越詳細越好,幫助核保人員更為準確的進行風險評估。
3、相關檢查要齊全
腦電圖(EEG)在癲癇的診斷方面是一項最有意義的檢查,腦電圖可以將癲癇活動的證據以特征性的脈沖和波的形式顯示出來。此外,CT掃描或磁共振成像也被用于排除如由腫瘤等能導致癲癇的病因。
對于一個小兒癲癇病人,給于他的照顧,應要比對一般小孩更加小心,更多的愛護。不能讓小孩過于勞累,同時在飲食方面也要多注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