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衰老研究所科學家表示,定期禁食既可提高腦力,又有助于減輕體重。那么對于愛美的人來說是不是一種福音呢?下面我們詳細了解一下禁食。
據報道,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定期餓一餓,可以提高大腦功能,減輕體重,進而有助于延長壽命。這是真的嗎?下面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
一、定期禁食有好處嗎?
美國衰老研究所科學家表示,定期禁食既可提高腦力,又有助于減輕體重。實驗鼠試驗發現,隔日喂食的實驗鼠,比天天喂食的實驗鼠壽命長一倍。定期禁食的實驗鼠對胰島素反應更強,這意味著其身體需產生更少的胰島素,身體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進而大大降低糖尿病危險。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神經科學教授馬克·馬特森博士表示,之后展開的人體飲食試驗發現,飲食能量攝入限制(節食)對心臟、循環系統和大腦都具有保護作用,可以防止老年癡呆癥等與衰老有關的疾病。他表示,定期禁食可以刺激神經元中細胞壓力反應通道。定期禁食有益長壽的機理與動物冬眠十分相似。
二、禁食要注意什么?
1、在禁食之前應有預備期,逐漸減少平時的飯量,使身體適應禁食。
2、在禁食期間內,多喝水,做輕微運動,常刷牙以避免口臭。
3、禁食期滿后,要慢慢由少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質開始恢復,尤其長期禁食者更是如此,這是相當重要的。
4、在恢復期間禁止立即吃油、肉、糖、鹽及強烈刺激的食物。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三、如何有效禁食
1、停止、開始吃飯的時間:
在滿足24小時禁食的基礎上,任何時間都可以開始,建議是頭一天的中午吃完飯開始,到第二天的晚飯開始吃飯,因為開始禁食的時間,距晚上睡覺的時間比較近,不會影響睡眠,如果距晚上睡覺的時間交長,比如第一天早上開始禁食,到第二天早上停止禁食,這樣會影響到睡眠質量,導致休息不好。
2、禁食的間隔:
剛開始禁食的人,間隔在2-3周,因為普通人的飲食習慣,已經持續了20年以上,要改變這樣的飲食習慣,身體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剛開始禁食時,遵循平時的習慣,人體的血液大多集中在胃部,等待消化食物,所以大腦會有缺氧的現象,表現為思考時,覺得精力不濟,注意力沒法高度集中,成功禁食的次數多了,身體適應了,此現象就會消失。最終將禁食的間隔維持在一周一次即可。
3、禁食的時間:
24小時不吃東西,只喝水。只是水,包括各種礦泉水、純凈水等,不包括飲料。因為,水是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的,而其他東西的消化吸收,比如纖維素、蛋白質等等,是需要身體產生相應的酶來幫助消化吸收,而飲料中含有糖分、果肉等等成分。所以,在禁食時只喝水不會對身體造成額外的負擔。
4、飲用水的量和溫度:
喝水的量是平時喝水量的一倍以上,即平時喝水1200毫升-1500毫升,禁食時要喝2400-3000毫升。水溫要保持在室內溫度20-25℃,即不要喝太冷的水。
5、前幾次禁食的身體狀況:
剛開始禁食時,要保證沒有太繁忙的事務在身,而且心情要開朗、快樂。如果有什么事情,讓心情不快,就不要禁食。
6、吃飯的量:
禁食前的一頓飯,吃的量與平時一樣或少一些。禁食結束后的第一頓飯,吃的量要比平時少些,而且開始吃飯時一定要先喝些稀飯、湯等流質的東西,這樣對胃部有保護作用。然后再吃飯,少吃較硬和較難消化的東西。禁食結束的第二頓飯,就可以恢復平時的飯量。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如果可能的話,我愿意把保險兩個字寫在家家戶戶的門楣上。”是的,人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禁食雖有益處,但也存在風險。保險能解決人生的三大憂患:命太長,自己要錢用;命太短,家人要錢用;中途意外,自己和家人要錢用。如果我們提前做好保險規劃,幫自己和愛人、父母、子女買好保險,可以免除后顧之憂,即使自己不在,也能照顧好家人。因此,我們可以買一些意外險,如意外身故,意外醫療等,防止突發意外對家庭造成巨大災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