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強迫癥是一種高度致殘的心理疾病,被稱為“心理癌癥”,真實的情況比你想象的還要可怕得多:有些嚴重的強迫癥患者會長期失眠,最后身體全部垮掉,甚至出現(xiàn)自殺傾向。
身邊調侃自己有強迫癥的人群不在少數(shù),但是你真的懂強迫癥嗎?讓小諾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什么是強迫癥?
強迫癥,全名強迫性精神官能癥(OCD),是一種焦慮障礙。癥狀主要分為兩大類——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
強迫思維,是指沒有現(xiàn)實意義或沒必要的想法,比如一聽見打雷就忍不住思考為什么打雷要下雨、下雨要打傘等;
強迫行為,是指明知不合理卻不得不做,不做就會寢食難安的行為,比如強迫洗手、強迫整理等。
強迫癥的判斷標準:
只有那些主觀上很想擺脫,但又無能為力、對自己的強迫行為或意識徒勞地加以抵制的情況,這才叫做強迫癥。
強迫癥的種類:
一、擔心類——反復檢查門窗;反復檢查電器是否關閉;不看天氣預報不能出門;
二、儀式類——走路時不能踩磚縫;食物切的形狀不好就不吃;只穿某種顏色的衣服;所有物品必須嚴格分類放;強迫計數(shù);
三、過度潔癖類——極度怕臟;反復洗手;反復打掃衛(wèi)生;
四、完美類——有一點瑕疵的東西就不會用;發(fā)信息必須逐字逐句反復斟酌;在家做飯嚴格精確配料比例;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但是人為什么會得強迫癥呢?
強迫癥的病因復雜,學界尚無定論。目前大部分專家認為,它是患者心理、社會、個性、遺傳及神經(jīng)內分泌等綜合因素的產(chǎn)物。
其中心理原因是主導,一般都是遭受過一些事件,自己不會處理,內心經(jīng)歷矛盾、焦慮,最后只能通過看似不可理喻的強迫性癥狀表現(xiàn)。
近年來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強迫癥的發(fā)病可能存在一定遺傳傾向。
強迫癥應如何應對?
強迫癥可以采取心理療法,臨床上常用四種:精神動力學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及森田療法等。除此之外,強迫癥還能用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來處理。
強迫癥往往會像“膏藥”一樣,很多患者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都擺脫不掉,在精神科醫(yī)生和心理醫(yī)生那里強迫癥也屬于“頑癥”。
所以想治好強迫癥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堅持,其中的花費當然也是不菲的,為此小諾建議大家,根據(jù)上文介紹對號入座,有此隱憂的盡快選購一款健康險以策萬全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