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兒腸套疊屬于消化道疾病,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引起腸套疊的原因并不明確,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合理喂養寶寶來預防該病發生。
腸套疊是嬰兒時期比較嚴重的一種急腹癥,一歲之內的寶寶比較多見。其實腸套疊并沒有那么可怕,只要家長們足夠細心,及早發現,及時送醫,那么就能化險為夷,讓寶寶不至于遭受太多痛苦。很多家長對于腸套疊難以辨別,那這可怎么辦呢?
一、什么是腸套疊?
腸套疊指的是一段腸管套入和它相連的另外一段腸管里面,從而導致被套疊的腸壁血液會受到阻礙。腸套疊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腸套疊通常在嬰幼兒身上比較常發生,特別是兩歲以下的兒童。原發性腸套疊發生在無病理變化的腸管,而繼發性腸套疊多發生在有病變的腸管,在成人身上比較常發生。
圖片來源:攝圖網
二、怎么判斷寶寶是腸套疊?
1、陣發性腹部絞痛。一般發生腸套疊的時候,寶寶的肚子痛感都會比較強烈。寶寶會出現陣發性的哭鬧,甚至嚴重嘔吐的癥狀,并且,伴隨著時間的推移痛感可能會一陣一陣地加重。
2、腹部可以摸到有長條包塊樣的東西。發生腸套疊后,因為腸管套在一起導致里面的內容物過不去,都堆在一起,就形成了長條狀的包塊。
3、糞便呈現果醬色。寶寶發生腸套疊后,常常會在排泄物里發現果醬顏色的糞便。
綜合以上的內容,大家對于寶寶腸套疊應該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寶寶發生腸套疊之后,有很多種癥狀都可對家長起到提示的作用,家長可以根據這些情況判斷寶寶是不是腸套疊了。其實只要家長能夠合理喂養寶寶,仔細觀察寶寶的一切變化,發現問題及時就診,就可大大降低腸套疊的發病概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