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個人是不建議以靈活就業身份參保的,盡量建議找一份繳納社保的工作,以職工身份參保,因為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距。
靈活就業人員和職工參保人員,差距還是很大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繳費方式不同
以靈活就業身份參加社會保險,所有的費用都有自己承擔,目前即便是五線城市,每年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加在一起,也需要承擔近萬元的費用,一二線城市成需要承擔的更多些。
而且,自己承擔社保費用的同時,有三分之二,都進入了統籌賬戶,進入個人賬戶中地錢少之又少。
職工參保個人只需要承擔工資比例的8%,剩下的錢都由用人單位承擔。
圖片來源:攝圖網
二、存繳的比例不同
靈活就業參保,繳費基數一般為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20%存繳,職工社保的存繳比例為28%,其中個人存繳比例為8%,用人單位承擔20%。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國家為企業減負,用人單位承擔16%的存繳比例,即便是這樣也有24%,退休后的養老金相對也要高一些。
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大多數人為了減輕自身的經濟壓力,大部分會選擇60%的參保檔次,繳費的年限也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定。職工參保人員,一些經濟條件好的單位,會按照80%甚至100%的檔次繳納,繳納年限不一定長,但繳費基數上卻拉開了距離。
三、養老金上漲的差距
2020年養老金已經迎來了16連漲,上漲的過程中,養老金高的退休人員,自然收獲了更多的利益。畢竟養老金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沒有變,但這樣的政策對于養老金偏低人員,起到的作用幾乎是微乎其微的。
四、養老金回本速度上的差距
繳納社保的同時,大部分靈活就業人員都會考慮到一個“回本”的問題,也就是領回本金的意思。
靈活就業人員,回本時間相對就要長一些,畢竟繳費的同時,大部分錢都進入了統籌賬戶,只有一少部分進入了個人賬戶,領養老金的同時,先領空個人賬戶才能領統籌賬戶中的余額。
職工參保人員就要好一些,畢竟統籌賬戶中的錢,是用人單位負責繳納,只需要領會個人賬戶中的錢,也就算是回本了。這樣的規定對于職工參保人員來說,是占據絕對性優勢的。
所以盡量找份工作,才是最佳有效減負的途徑。對此你有哪些看法,歡迎交流評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