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頸椎病是一種由頸椎退行性改變產生的臨床綜合征,常表現為頸項僵痛、手指麻木、上至放射性疼痛等。約90%的患者可以通過非手術手段進行緩解,剩下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較嚴重的后果,那么它都有什么后遺癥呢?
頸椎病作為一種常見的職業(yè)病,是現在困擾著很多人的難題。早期的頸椎病只要及時進行治療,情況就可以得到緩解;但是如果一直不將病癥放在心上,病情就會愈演愈烈,伴隨出很多嚴重的并發(fā)癥。今天小諾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幾種頸椎病常見的并發(fā)癥吧。
一、 頸心綜合征
由于頸椎病本質原因是椎管狹窄、頸背韌帶僵化、脊髓受壓,所以從椎間孔通過的神經叢由于可容納空間變小,會加大和脊髓與椎骨之間的摩擦概率。也就是說頸背部神經隨時面臨著被脊髓椎骨刺激壓迫的風險,而在每一次神經叢受到刺激、壓迫時,都會導致血液回流障礙即心前區(qū)疼痛、胸悶等典型心臟疾病的癥狀,由于本身因頸椎病引起,所以稱為頸心綜合征。
圖片來源:攝圖網
二、 吞咽障礙
頸椎本身的生理弧度呈前屈型,形態(tài)如C,但是當患頸椎病后,患者本身頸椎的生理曲度就會消失變直甚至是反弓。當頸椎喪失原有的生理曲度時,人體頸項部的結構就會被強制性改變,也就是頸椎前的空間會因為頸椎的變直或反弓而縮小,從而位于頸椎骨前的食管受到壓迫,造成食管后壁損傷的形成,使進食時的吞咽出現障礙。
除上述的一般情況外,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頸椎因為謀些外界因素受損、形成骨刺,骨刺會直接造成食管軟組織的損傷、持續(xù)長時間刺激食管,也會導致吞咽困難的情況。
三、 視力障礙
頸椎病有很多分型,包括神經根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等,其中椎動脈型的頸椎病,如果沒有早期發(fā)現或者是發(fā)現后一直放任不理的話,很容易出現視力上的問題。因為椎動脈型頸椎病起因是因為椎動脈受到壓迫,所以長期不處理,就會導致椎動脈基底動脈供血嚴重不足、相鄰自主神經紊亂,眼部供血途徑受阻,臨床直接表現為視力下降,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失明的情況。
四、 猝然昏倒
頸椎病發(fā)作期間,椎體一直在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壓迫,同時由于頸椎進行性的增生性改變,會導致椎體動脈供血障礙,進一步形成稍有動作便頭暈眼花的現象。這也就是臨床上很多患者在行走時常因扭動脖子而猝然昏倒的原因。
同理,由于頸椎病患者后期,椎骨刺會出現過度增生、不斷壓迫椎體,所以會造成下肢運動功能障礙,即常說的下肢癱瘓。
綜上,頸椎病比較嚴重的并發(fā)癥包括頸心綜合征、吞咽障礙、視力障礙和猝然昏倒四種,每一種并發(fā)癥都可能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大家一旦感覺到頸椎有問題,還請盡快到醫(yī)院進行治療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