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減”政策從壓減作業總量,減輕作業負擔;提供課后服務,促進全面發展;堅持從嚴治理,規范校外培訓;提升教學質量,強化配套治理等方面對學生的教育提出了要求。
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簡稱“雙減”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提出的政策,旨在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負擔,切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雙減”政策作為響應時代發展和教育特征的政策,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積極意義,其從壓減作業總量,減輕作業負擔;提供課后服務,促進全面發展;堅持從嚴治理,規范校外培訓;提升教學質量,強化配套治理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1、壓減作業總量,減輕作業負擔
圖片來源:攝圖網
完成作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環節,起到鞏固知識、檢驗所學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學生們為了取得更高的分數,課后往往需要完成大量的作業,“雙減”政策旨在壓減學生的作業總量,減輕作業負擔。
2、提供課后服務,促進全面發展
課后服務包括作業輔導答疑、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愛好活動等等。一般來說,學校的課后服務以本校老師為主,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為學生們開展各式各樣的課后育人活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以及個人全面發展的要求。
3、堅持從嚴治理,規范校外培訓
當前,社會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校外培訓輔導機構,也吸引了眾多學生前往,尤其在寒暑假期間,部分補習班甚至是火爆狀態,這就要求加強對校外培訓輔導機構的管理,規范其運營和培訓行為,加強對其的監管。
4、提升教學質量,強化配套治理
學校要健全管理章程,推動教育方式的優化,加強教學管理,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做到應教盡教,教即教好。同時,學校需要強化配套管治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教育資源,為學生們提供優質的教學環境和資源,滿足學生成長學習的需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