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保與生活息息相關,關系到購房、養老、子女上學等民生問題,如果社保沒有交滿15年,也可以采取一些補救措施。
社保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與購房、養老、子女上學等民生政策緊密聯系,但是在以往只有繳納了15年的社保,才可以在退休后拿到養老金。那么,退休時沒有繳納到足夠年份的社保要怎么辦呢?
不用擔心,今年新出臺的社保新規定,讓社保沒交滿15年的人有了補救的措施,讓我們來看看要怎么補救吧。
1、按年補繳
如果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但是卻沒有繳納15年的社保,可以采用每年補繳的方式,這樣在退休時還可以拿到養老金,只是每年要繳納的費用很高。
圖片來源:攝圖網
2、延遲退休
如果在退休時,社保沒有交足時間,也可以選擇申請延遲退休,繼續繳納社保。但是這種方法最多繼續工作5年,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機能也在不斷衰退,身體條件不能允許長時間處于工作狀態。
3、一次性繳滿
通常來說,如果可以一次性交完社保,大家肯定會選擇一次性交,而不是每年交。但是,政策規定部分國企的退休人員或者較晚退休的人員可以一次性繳滿社保,因此,實際上大多數人沒有辦法采用一次性繳滿的方式。
4、轉為居民社保
如果距離繳滿15年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話,也可以選擇將職工社保轉為居民社保,一次性補繳。但是職工社保和居民社保有很大的區別,轉為居民社保后,不僅會失去一些職工社保特有的福利,其處理方式也比較復雜。
5、停繳
如果在退休時沒有交滿15年的社保,但是也不想繼續補繳,就可以申請退保停繳。但是這樣一來,就意味著退休后不能享受養老保險帶來的福利待遇,因此,通常情況下都不建議草率選擇停繳社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