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療報銷比例作為決定人們所能報銷的醫療費數量的關鍵,會受到參保人身份、定點醫療機構級別、是否連續繳費、各地醫保政策差異等因素的影響。
醫療保險是中國基礎的社會保障政策之一,為中國居民的健康提供基本的保障。而報銷比例作為醫療保險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決定著醫療保險所能報銷的醫療費的多少。而報銷比例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那么,有哪些因素會影響醫保的報銷比例呢?
1、參保人身份
由于職工醫保與城鄉居民醫保這兩個險種在參保和籌資上有差別,職工醫保年均繳費要幾千元,城鄉居民醫保年均繳費只有幾百元,造成醫保待遇的差異。在同一級別的定點醫療機構,職工醫保的報銷比例要高于城鄉居民醫保。
2、定點醫療機構級別
在醫療機構等級相同的情況下,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報銷比例一致。
國家鼓勵患者小病在基層醫院看,大病再去大醫院看。醫保部門為了對患者起到引導作用,在基層醫院報銷比例比在大醫院高,有些地方基層醫院的起付線也設置得比在大醫院更低。
圖片來源:攝圖網
因此,同樣類型的參保人在不同等級的醫療機構里產生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會不同。在低級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高級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
以福州市城鄉居民醫保為例,在基層醫療機構的報銷比例是90%,在三級醫療機構報銷比例在55%—65%之間。
3、是否連續繳費
因各種原因導致職工醫保繳費中斷的,中斷3個月內補繳的,待遇不受影響。但是如果中斷超過了3個月,即便重新繳費后,也會導致報銷比例變低。
中斷繳費超過3個月的,重新繳費后還有待遇等待期,等待期內職工醫保待遇按統籌區內正常繳費人員待遇的50%支付。
4、各地醫保政策差異
全國已基本實現醫保市級統籌,因為各市的醫保基金來源、支出、人口等各種因素影響到了各地的醫保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所以不同地方的醫保報銷比例就會有區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