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新生兒越來越多。小寶寶大多頑皮好動,但是又缺少對自己的人身安全的評估和防護能力,極易碰傷頭部,碰傷之后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小寶寶的體溫、瞳孔、飲食等情況來判斷是否需要送醫就診。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新生兒降生,作為家庭的新添人丁,新生寶寶可以說是爸媽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平時的照顧更是小心翼翼,生怕出現什么意外。但是,生活難免磕磕碰碰,孩子的重要器官——頭部,意外碰傷之后怎樣處理呢?請大家看下面的介紹,了解一下帶娃必備技能!
小磕小碰,家長朋友無需驚慌,孩子哭了哄哄就好。那么怎樣判斷孩子頭部碰傷嚴重程度呢?
1、家長仔細觀察孩子的碰傷部位,局部腫脹,是身體碰撞之后的正常生理現象,如果沒有其他的異常反應,無需理會,輕微腫脹可自行恢復。
2、家長在二十四小時之內仔細觀察、測試寶寶的意識是否清晰良好,是否有正常的哭鬧。如果哭鬧,家長可以嘗試安撫寶寶情緒,并測量寶寶體溫是否異常。如果有體溫異常、意識不清晰等情況發生,應及時送醫。如果沒有這種類似異常情況,只是局部腫脹,家長可以在二十四小時內用冷毛巾冷敷腫脹部位,二十四小時之后用熱毛巾熱敷寶寶的腫脹部位,可減輕寶寶的疼痛感,加快恢復。使用此方法加快消腫時,家長需要注意敷毛巾的順序和時間,一定不能顛倒順序,否則會加重腫脹情況。
圖片來源:攝圖網
3、觀察孩子,如果有昏迷或者嗜睡情況的發生,家長需要提高警惕,立即送醫,由醫生診斷。
4、觀察孩子的飲食情況。如果孩子不愿意進食吃東西、喝水就嗆、間斷或者連續的嘔吐等情況發生,家長需要立即送醫檢查。
5、如果孩子碰頭出血,家長可先緊急止血然后送醫。如果沒有出血,可以觀察孩子的瞳孔,如果出現兩側瞳孔不等大,手電筒照射之后瞳孔不能正常地收縮和停止照射之后的正常擴大的情況,也應該及時就醫。
小寶寶作為未成年人,缺少安全意識,不能很好地保護自己,所以家長可以為小寶寶購買一份意外險,以防止小寶寶意外情況發生以后造成經濟負擔,以此來更好地保護小寶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