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多新手媽媽們似乎在分娩后就變得多愁善感,時不時會情緒低落、愛哭,甚至有的時候會突然情緒煩躁,焦慮,出現這種現象可能產婦得了產后抑郁,那么為什么產婦很容易在產后出現抑郁呢?
很多女孩子原本是很開朗活潑的人,但在生完寶寶后像換了一個人一樣,變得愛哭、難過、心煩易怒,嚴重的甚至會有自殺的念頭,這都是產后抑郁的癥狀。
產后抑郁又稱作“圍產期”,是女性特有的一種特殊型的精神障礙類型,大多數情況下產后抑郁發生在分娩后6個星期之內,在3-6個月內產婦就可以自行恢復,但嚴重的可能會持續長達兩年。產后抑郁期間媽媽門的內心是十分脆弱的,丈夫和家人的關心照顧是非常重要的,應盡早發現媽媽們的變化,在心理和生理上機遇最大的支持。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媽媽們產后抑郁呢?
1、內分泌的變化
產婦在生產前后,體內內分泌的變化是非常大的,內環境的穩態受到極大的破壞,激素水平的變化是導致抑郁情緒出現的最主要原因。
2、過度勞累
產后,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很多媽媽們都是一個人帶孩子,這很容易讓媽媽產生委屈的情緒,尤其是晚上新生寶寶很容易吵鬧,媽媽就很難擁有高質量的睡眠,身體上的勞累很容易會引起媽媽們情緒上的不安,從而造成產后抑郁。
3、精神壓力過大
大多數產后抑郁的產婦都是第一次當媽媽,很多媽媽都想靠自己給寶寶最好的照顧,不愿意尋求幫助,從而給自己過大的壓力。而面對身份的突然轉換和很多家庭的整個重心從孕婦身上轉移到新生兒身上,導致前后心理的落差極大,如果家人放任不管的話就很容易抑郁。
圖片來源:攝圖網
4、身體的變化
在分娩過程中媽媽們身體受到的痛苦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對于第一次當媽媽的女性來說,身體上的創傷很可能導致產后抑郁的產生。
5、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研究表明,有精神病家族史的產婦患上產后抑郁的可能性更高。
產后抑郁一定要及時發現,產婦積極接受治療,同時產婦家人的關心照顧也是不可或缺的,產后抑郁是很常見的病癥,不必過于擔心但也不能忽視,只要調整好心態,慢慢就會恢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