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有一個風俗,在生過小孩之后,都會坐月子,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說法,國外是沒有的。那么如何科學地坐月子呢?
中國有一個傳統習慣,在寶媽分娩之后的一個月內,要注意生活飲食,俗稱為坐月子。通常我們認為,坐月子的質量好壞關系到孕婦以后的身體健康,多年以后如果出現腰疼腿疼等情況,都會認為是坐月子不正確落下的月子病。那么怎么坐月子才是最科學的呢?
1、保證休息時間
產后的寶媽要在一定的時間內適應新的生活,因此在坐月子期間最好謝絕親戚朋友的探望,這樣可以避免因為人多的關系,導致空氣混濁或是細菌病毒。另外,坐月子的時候應該保證每天能有8個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即使是因為晚上寶寶吃奶或是哭鬧驚醒,白天也要及時補覺。
圖片來源:攝圖網
2、飲食問題
對于產后的寶媽來說,應該更注意飲食問題,保證飲食清淡,但是還是要攝入適當的鹽。如果不放鹽的話,身體中鈉的含量會開始降低,會造成低鈉。另外,因為懷孕時期新陳代謝的變化,身體會比較容易儲存水分,可能會造成水腫,到產后會通過汗水、尿液等排出身體內的水分,所以建議寶媽在產后多喝一些水。在產后兩周內盡量避免大魚大肉,但是在腸胃功能恢復之前,可以將魚肉熬成湯,等兩周后在食用肉類,也可以多吃些水果蔬菜等粗糧促進腸胃蠕動,加速腸胃功能恢復。
3、適宜的溫度
我國有些地區在寶媽坐月子的時候,要求注意保暖,不能吹風,即使是在大夏天也會把門窗關緊,穿上長衣長褲,不能開空調,不能吹風扇,但這種說法其實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而且還有很多人容易因此中暑。寶媽產后居室應保持室內通風,保持溫度盡量在26度左右,衣服應該以寬大透氣的為主。
上一篇
下一篇